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招生 » 招生信息 » 正文

中华女子学院2026年社会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8  访问量:

社会学硕士

社会学学术硕士专业旨在培养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具有国际视野和公益意识,秉持性别平等观念和“四自精神”,掌握社会学专业知识,能够使用社会调查与专业分析方法,具备鉴别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胜任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政策制定、妇女服务与家庭咨询、社会治理等工作的社会学高层次人才。

社会学学术硕士专业的培养单位为社会工作学院。该学院拥有社会工作、社会学、家政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社会学专业200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9年成立社会学系。社会工作学院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及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等。作为中国社会学会妇女/性别社会学专委会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妇女社会工作专委会秘书处所在单位,学院为推动中国特色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道路的建设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作为中国社会学会社区研究专委会主任单位,学院在社区工作和基层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方向特色

社会学学术硕士专业下设应用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三个专业方向。

应用社会学方向定位于将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对妇女、儿童、家庭等具体社会现象的研究,从而获得对社会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并提出解决对策或建议。通过讲座、研讨田野工作、社会调查、项目设计和服务开展等方式,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敏锐的捕捉和提炼问题,并创新性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性别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和儿童社会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具有指导学生开展系统研究的经验,重视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社会工作方向立足妇联职能和社会需求,围绕国家推进妇女儿童发展和家庭建设的总体布局,开展相关领域社会工作研究,推动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全人视角和性别观念,通过扎根社会工作实践的问题导向式教学,增强学生妇女儿童家庭政策解读能力,提升学生社会工作研究思维和研究能力,开展妇女儿童家庭社会工作研究,推动妇女儿童家庭社会政策和实务发展。办学历史悠久,研究积淀深厚,研究方向清晰。

社会治理与社会政策方向关注促进妇女、儿童和家庭领域的政策制定、实施与改进,推动相关社会问题的多层面解决,助力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方面具有较为深厚的积累和资源优势,通过开展与妇女儿童家庭发展、社会政策和社会治理相关的课程建设和项目研究,参与《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监测,以及开展促进妇女儿童家庭发展的社会实践等形式,提升教师与学生研究与影响社会政策、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和水平。


师资队伍

社会学学术硕士专业拥有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前瞻性、跨学科和应用导向的社会学研究,以性别/女性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以及妇女、儿童、家庭政策和实务研究为特色。

现有专任教师16人高级职称占75%15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教师来自社会学、社会工作女性学专业,学科背景多元拥有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团队5支。


就业领域

毕业生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从事社会调查、政策分析、社会服务与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随着社会对性别平等和社会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