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实践 > 正文

    “行走思政:土右篇”研学促成长,调研拓视野,志愿服务展风采

    发布日期:2025-07-17点击:发布人:

    7月13-14日,实践团师生来到美岱桥村和美岱召村,开启研学营。同学们通过制作姓名牌、趣味游戏、分享家乡及成长话题等形式和小朋友们快速拉近距离、增进感情。

    多元课堂润童心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上,同学们通过汉族、蒙古族和壮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导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和灿烂文化。通过石榴绘画,让孩子们体会“籽籽同心”的深意,增强了孩子们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非遗漆扇课上,同学们通过详细介绍漆扇制作的不同手法,指导孩子们亲手制作出一柄柄精美漆扇,不仅让孩子们深入了解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艾草锤手工课上,同学们不仅介绍了艾草的知识,还讲解了传统寓意,详细示范艾草锤制手法与捆绑技巧。孩子们在同学们的指导下从生疏到熟练,终于做出成型的艾草锤,在创作中领悟了传统礼敬之仪。

    趣味足球课程不仅打开了孩子们体验运动的快乐之门,更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了热爱与协作的种子。从舒展身体的热身操,到趣味盎然的传球技巧,再到“扔柚子”游戏中无处不在的团队协作,这堂充满活力的足球课,点燃了孩子们对足球运动的热情之火。


    志愿服务风采

    实践团的师生们在开展研学营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到2025年包头半程马拉松赛(第二站)志愿服务工作中。同学们为这场体育盛事积极服务,用真诚传递友爱互助的体育精神,展现了昂扬向上、服务社会的良好风貌。


    实践调研悟非遗

    7月14日下午,实践团来到土默特右旗非遗文化中心,参观了包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脑阁、假人摔跤、阴把缠枪、炕围画等当地非遗文化,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来到面塑非遗传承人李小凤女士家中入户调研,近距离感受了面塑技艺的精湛与圆锁文化的深厚底蕴,深切体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蓬勃生命力及其在当代传承保护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学生自觉守护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责任感。